近日,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严重的猛兽伤人事件,一名园区饲养员在猛兽区遭受群熊撕扯,不幸死亡。18日,上海野生动物园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,并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。(10月18日 中新网)对于已经发生的悲剧我们无法改变,但是我们要知道,园区内的工作人员被熊撕咬致死,到底是谁之过?
动物捕食是自然天性暂且不论,为什么饲养员会暴露在危险的猛兽区?虽然整件事情尚未调查清楚,但首先,有一个情况不该被我们忽视:饲养员在只身进入猛兽区时并未穿戴防护服装或者装备防身用具。这一细节已足够暴露出上海野生动物园在管理上存在漏洞。就动物园管理方而言,他们存在着两大问题,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。从照片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,现场有挖掘机正在施工,但是周围并没有明显的警戒提示,也没有将施工区与猛兽活动区暂时隔开。此外,工作人员在猛兽区作业时并没有配备足够安全的保护装置,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饲养员,只要他们离开车就完全失去了屏障,,对于可能遇到的危险毫无还手能力。而管理方对于猛兽伤人等突发事件也没有应急措施,以至于悲剧的发生。
除此之外,在喂养动物方面,他们也不是完全清白。不少曾去过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网友反映,园内的野生动物十分消瘦。一个现象是,很多动物园都有投喂活动或者投喂表演,为了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,活动前一般会少量喂食甚至不喂食,这样才能确保饥饿的动物们给游客带来最好的“表演”。从一些游客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,区区一根胡萝卜都会有数只熊扒车来抢,表面上看这种抢食行为似乎很有趣,但试想一下,要是吃饱了,它们还会来抢这一根游客投喂的胡萝卜吗?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园方故意饿着动物,让游客投喂,以此来吸引游客。如果园方确实这么做了,那无疑是本末倒置,为了盈利罔顾动物的健康,同时也埋下了隐患,将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危置于不顾。要知道,动物具有捕食本能,长期的饥饿会使它们产生强烈的捕食欲望,这对园区内的游客和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。
其实野生动物园猛兽伤人事件并不鲜见。此前,2016年北京八达岭动物园、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都曾发生类似惨剧,只是舆论的声讨和关注随着事件热度的下降,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。今次悲剧为何重演?这应当引起管理方足够的重视。野生动物园与普通动物园相比本就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,主要因为前者采取散养、混养的方式饲养野生动物,这给了游客和工作人员“零距离”接触野生动物的可能,若有部分安全意识较低的游客或者工作人员放松警惕,做出危险举动,那么悲剧就可能重演。数据显示,到2018年,我国动物园数量约185家,其中,野生动物园数量49家,普通动物园数量136家,动物园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,也要让“质量”跟上“数量”。总而言之,野生动物园管理方有必要制订完善的防范措施,从最基本的给工作人员配备防护服装以及防身用具做起,不要让对游客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只停留在口头上。
动物园本该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天堂,没有人希望出现意外,但是“猛兽频频伤人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如果一个一线城市的大型野生动物园连员工安全、游客安全、动物安全都无法保障,那么谈何承担“科学普及、宣传保护教育”的重任呢?
此问题何解?恐怕管理者该好好反思一下了。 王雅娟(新闻链接: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m/sh/2020/10-18/9316034.shtml)
山西日报、山西晚报、山西农民报、山西经济日报、山西法制报、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例:"山西新闻网-山西日报 "。
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:0351-4281485。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,请发贴至论坛告知。感谢您的关注!
凡本网未注明"来源:山西新闻网(或山西新闻网——XXX报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